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又是一年畢業季。全國各地紛紛出臺各種吸納高校畢業生政策,以期在人才市場上占得先機。如潮上演的“搶人大戰”背后,是各級政府希望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落戶,獲得人才紅利的競爭意識。
經濟要發展,人才是關鍵。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而高質量發展呼喚高水平人才。我們要注意到,一線、新一線、二線城市“搶人大戰”的白熱化,本質上反映的是人口結構的改變。老齡化加劇,青年人口占比持續減少的現實不容回避。各地區間的競爭給青年流動提供了更多便利,而經濟條件越好的地區,越有實力給青年提供吸引力強的政策。區域間青年人口發展失衡的現象也在逐步擴大,越大的城市套牢青年的程度越深。后發地區由于出生人口的減少和青年人口的流出,將會遭受勞動力持續減少和老齡化的雙重壓力,深層次影響到地方經濟活力、城市發展和鄉村振興質效。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和可持續性,而創新就意味著人才的集聚。人口的持續流入,尤其是年輕高學歷人口的流入,是城市保持鮮活發展態勢的重大前提。喜歡竭力探索更前瞻、更多元的表達方式,并敢于嘗試各種新鮮事物,思維敏捷、接受能力強的年輕人,不但具備更多創新創造力,也代表著更強消費力和更新消費觀。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就業穩則民心安、社會穩。我們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把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創新創業上,吉安的工業經濟、產業項目和鄉村振興,以及具體到教育、醫療、文化、城建、環保、社區、生活類服務等,都能夠讓年輕人產生實實在在的經濟價值與社會效益。
誠然,這也就要求我們應該結合實際、立足長遠,建立健全人才政策和各類激勵機制,不斷打造好人才發展平臺和工作生活環境,提供更質優的工作機會和更豐富的文化資源。特別是對于“專精特新”人才的招引,多“試水”一些關于住房、醫療、子女就學和職稱評定等方面的新政。積極主動破解“求職難”和“招工難”并存的困境。
文/井岡山報全媒體記者龍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