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在歷史上首次以專章部署國家安全,把完善社會治理體系作為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抓好基層治理,成為廬陵新區擔當時代使命必須答好的一道考題,也是踐行為民初心必須辦好的一樁大事。近年來,廬陵新區著眼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打造“和美和睦和順和諧”的善治之區,在城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上進行了深入實踐與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累計9年獲得平安建設先進單位。
扛起基層治理“核心區”擔當
廬陵新區是吉安城市發展的核心區域之一,探索符合新區發展定位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方式,扛起基層治理“核心區”成為全區上下的共識。新區強化政治擔當,把基層治理作為第一責任,站在全市發展大局謀治理、抓治理,推動新區基層治理理念、體制、模式實現系統性重塑。
抓思想轉變。新區黨工委審時度勢,作出新區目前進入“矛盾凸顯期”“治理轉型期”的形勢判斷,先后召開基層治理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動員大會等一系列會議,以思想上的觸動引領落實上的主動,進一步轉化為工作的巨大推動,有效扭轉了“唯項目”的思想觀念。
抓重心轉移。為真正將工作重心從“建設城市”轉移到“治理城市”上來,新區明確將“基層治理提升行動”作為“七大提升行動”之一,改革新區年終綜合考評辦法,大幅增加基層治理比分權重,有效引領新區街道和社區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基層治理上來。
抓模式轉軌。廬陵新區居民的社會矛盾呈現來源多元化、內容復雜化、地域基層化、形態網絡化的新特征,傳統的“單位制”“熟人社會”治理模式已不能適應形勢發展變化。為推動治理模式轉變,新區黨工委先后組織干部赴外地學習考察,組織開展“楓橋經驗”大學習大討論活動,實行社區與村干部交叉任職,有效推動治理模式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軌。
爭創基層治理“模范地”業績
新區是一座年輕新區,地處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在基層治理上擁有更加優越的政治、組織、配套、生態、人文等優勢。近年來,新區著眼“家庭和美、小區和睦、社區和順、社會和諧”四大目標,將基層治理整合成“六大戰役”,堅持集成化作戰、項目化推進,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能力實現系統提升。
打好黨建引領陣地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基層治理這篇大文章,關鍵是加強黨的領導,推動黨組織向基層延伸。一段時間以來,新區城市基層黨建存在諸多短板弱項,比如協同協調不夠順暢,行業部門融入屬地工作不夠;互聯互動不夠有效,街道社區與新區轄內單位黨組織未建立共建機制。新區黨工委堅持黨的領導這一根本原則,用黨建“一根針”串起基層治理“千條線”,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優勢。提升領導力。以組織嵌入的方式,加強對轄內各類社會組織尤其是“兩新”組織的領導。比如凌波渡和崇文社區深化“紅色物業”創建,建立“黨建引領、組建3支隊伍、創新4項機制、提升5類服務”的“1345”的“紅色物業”模式,將社區物業打造成為黨的工作隊,解決了黨建與物業“兩張皮”問題。試點以來,兩個社區物業服務質量明顯提升,物業投訴量下降46%。提升組織力。以區域化黨建聯盟、在職黨員進社區為主抓手,建立“社區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構建“社區啟動吹哨、部門快速響應、及時報到處置”的治理格局。
打好社區服務提升戰。服務是最好的治理。新區堅持把服務擺在基層治理第一位,切實以服務提升帶動治理提升。提升社區服務質量。發揮好社區“神經末梢”作用,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聚焦“一老一小”重點群體,圍繞心理健康、居家養老、托幼等服務,聯合轄內行業協會,累計組織開展近500場服務活動,把“一老一小”辦成“益老益小”。整合社區服務力量。新區充分發揮轄內機關單位多、行業協會多、志愿人士多等優勢,建立積分兌換、開具服務證明等利益鏈接機制,把機關黨員、行業協會、社會慈善等力量聚集到社區服務中來。
打好多元共治協同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治理是一門科學,要講究辯證法,處理好活力與秩序的關系。新區積極借鑒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起德治、法治、自治、智治協同發力的社區治理格局。強化自治強基。秉持“矛盾不上交”理念,全覆蓋建立社區公約,組建30個社區人民調解團,打造了“有四說事”“小霞工作室”“和為美”等一批矛盾調解平臺,構建大事一起干、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自治新格局。強化德治教化。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深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深化文明城市創建,舉辦廣場舞、“四點半”學校、紅色教育、茶話會等多場活動,很好滿足了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強化法治保障。深化法治新區建設,推動“三官一律”進社區全覆蓋,為每個社區培育5名以上“法律明白人”,營造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
打好信訪維穩攻堅戰。新區地處中心城區,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相對較高,信訪始終是基層治理中的緊要事。集中精力減存量。按照“定目標、定專班、定責任、定機制”工作思路,聚焦群眾反映最強烈、感受最直接的難題,成立由新區班子成員為組長的信訪問題處置專班,有效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源頭處置扼增量。建立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提升預警預判和應急處置能力。優化整合150個網格,聘請182名專職網格員,全覆蓋建立村(社區)綜治中心,實現人到網中去、事在網中辦、情在網中結,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打好安全生產保衛戰。平安是老百姓解決溫飽后的第一需求,平安建設是最基本的治理。尤其城市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無時無刻不在運轉,影響城市安全的各種因素無處不在。新區時刻繃緊安全之弦,強化源頭預防、動態防范、重點防控,持續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問題大整治,督導企業嚴格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切實把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把隱患消滅在事故之前。
打好品牌創建突圍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既要靠扎扎實實的落實,還要靠相關品牌的帶動。近年來,新區堅持“一社區一品”原則,建立“年初定、年中評、年終考”工作機制,積極鼓勵基層首創,創立了一批基層治理品牌。比如聚焦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創新推出“席地而坐”城市客廳保潔服務,選取尚德路等9條主干道作為示范區,實行“掃鏟刷磨沖擦”六步作業法,推動實現路無積塵、物見本色、綠葉如新,做法獲省住建廳在全省宣傳推廣。2022年,新區城鄉環境整治取得全省各區排名第6佳績。
壓實基層治理“排頭兵”責任
基層治理是一個復雜系統,涉及多個領域、多方主體、多條戰線,必須攥指成拳,才有可能取得實在成效。新區強化全周期管理,構建從謀劃、實施到督查、考核的責任閉環,推動基層治理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堅持任務和責任同步明確。成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及5個專項工作組,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邀請街道社區干部、轄內各物業公司經理和小區業委會主任參加。出臺《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實施方案》《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服務品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加強網格化管理實施辦法》等“一方案一計劃三辦法”,明確基層治理任務清單、責任清單,確?;鶎又卫碛腥俗?、專人管。
堅持履責和督辦同步推進。參照市“雙賽制”做法,建立“雙月工作匯報點評”機制,采取部門“一把手”站臺匯報,新區紀檢監察工委現場評分,新區黨政領導班子點對點評的方式,定期跟進任務落實。今年3月上旬,召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現場會,采取“現場觀摩+會場評議”兩種方式,對新區基層治理工作進行全面檢閱,營造了比學趕超濃厚氛圍,做法獲省市多家媒體宣傳推廣。
堅持考評和獎懲同步落實。積極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建立社區治理激勵約束機制,每季度評選“擔當之星”,選樹一批在基層治理中的攻堅能手、業務老手。落實干部日常監督預警管理機制,對工作不落實的,由新區黨群、紀檢部門采取約談、批評教育等方式督促落實。2021年以來,累計召開匯報會5次,點出并解決問題150個,選樹基層治理擔當之星10人次。
(作者單位:廬陵新區黨工委)
文/龍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