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西平盤鼓表演
參觀擂茶制作
現場品嘗婺源綠茶
品嘗特色美食
穿梭無數日月與時光,歷經時間沉淀與洗禮,非遺灼灼其華……
根據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部署安排,6月11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江西省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在我市后河·夢回廬陵景區拉開帷幕,其中“江西非遺購物節”“江西非遺集市”進景區、“茶和天下·共享非遺”江西宣傳展示等系列活動聯袂上演、重磅來襲。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為“加強系統性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我市開展的非遺活動讓非遺傳承人有了更為廣闊的舞臺。
非遺元素綻放異彩
6月11日,江西非遺集市進景區活動依托后河·夢回廬陵景區“大唐吉市”街區,匯集全省70多個傳統手工技藝類、傳統美術類等非遺項目。在綿延近百米的街區上,非遺傳承人依次為市民游客展示南昌宣紙刺繡、安義黃洲宗山米粉制作技藝、揚子洲辣醬制作技藝、客家紙雕、全南藍巾帕制作技藝、瑞昌剪紙、瑞昌竹編、廬山篆刻、萬載花炮制作技藝等,他們把手藝帶到現場,各展其能,人們駐足傾聽、動手體驗,用心領略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活動現場,吉水鰲魚燈、吉安東園龍、泰和西平盤鼓、井岡山全堂獅燈、吉安鯉魚燈、吉安市傳統舞蹈類非遺項目展演、吉安市傳統音樂類非遺項目展演等吉安本土非遺項目輪番上場、精彩紛呈,吸引眾人駐足觀看,大家紛紛拍手叫好。吉安市民郭女士告訴記者:“今天參觀了很多非遺項目,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傳承非遺是我們的責任。希望今后能多舉辦這樣的活動,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進來,了解、傳承非遺。”
記者了解到,江西省非遺吉安主會場系列活動整合全省11個設區市180多個非遺項目,通過“見人見物見生活”的展示方式,圍繞“有序、有趣、有味”的活動目標,集中宣傳展示江西非遺保護傳承的工作經驗和累累碩果。非遺傳承人、群眾齊聚一堂,通過現場交流互動,共享一場無與倫比的非遺盛宴。
“傳承了幾百年的膏藥是經過十幾道工藝,用土灶提煉出來的,這個過程非常辛苦,把這個膏藥帶過來,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江西中醫藥的發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我們有責任把它弘揚好。”此次會展中的一名非遺傳承人說道。
享受非遺美好生活
文藝匯演、非遺游街、精彩非遺展演……青原渼陂景區分會場上同樣熱鬧非凡,非遺不僅在展會上大放異彩,還飛入尋常百姓家。青原區文廣新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想通過舉辦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引導廣大群眾關注非遺、保護非遺、傳承非遺,讓非遺活起來。”
每一項非遺,既是歷史生活的一個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傳承載體。我市推出精彩紛呈的線上線下活動,讓人民群眾在不同時間、不同渠道都能了解和體驗非遺的獨特魅力,市民不僅可以在現場購買到心儀的非遺產品,還可進行線上選購,此次購物節在淘寶、天貓、抖音、快手、小紅書、微店、鄉村振興網開展“主播帶你購”線上帶貨主題活動。
江西茶歷史悠久,萬里茶道留下了江西茶的千年不朽傳奇。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活動重要單元之一“茶和天下·共享非遺”江西宣傳展示活動,市民游客在這里可以品茶賞景,用眼睛、心靈、舌尖去感受大自然的熱情與饋贈。“今天專門帶著孩子過來參觀,活動內容很豐富,也非常有意義!”市民陳女士說,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讓孩子了解我們吉安的非遺,在心中種下非遺的種子。
吉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依托吉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文化底蘊,以春節、元宵、端午等為節點,持續舉辦非遺相關特色活動,深入挖掘非遺的內涵,讓更多群眾體驗非遺、感受非遺,進而傳播非遺、傳承非遺,不斷擴大吉安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助力吉安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只有融入時代,非遺才更能體現自身價值;只有融入生活,非遺才會煥發新的光彩。
文/井岡山報全媒體記者 劉嬌、邱玥/圖